國情知識大賽 逾八千學生參與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姬文風)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未來之星同學會聯合主辦「第十三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決賽及頒獎典禮昨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屆大賽吸引全港大專院校及中小學校共230間、超過8100名學生參加,參賽人數再創新高。
為頒獎禮主禮的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表示,學生對國情有準確掌握、了解國家建設及制定國家政策方針的依據等,有助提高其國家認同與自豪感,並且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她期望是次賽事會是學生們傳承愛國精神的好開始,希望同學未來繼續積累知識,保持對國情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內容涵蓋經濟、民生、體育、軍事、外交、文化藝術、詩詞、時事熱點以及國家最新發展。結合今年國家改革開放四十五周年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本屆知識大賽中特別增加了相應題目,拓寬了內容廣度,體現了現實意義,取得了良好效果。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編輯李大宏,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出席頒獎禮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王惠貞、姚志勝,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梅彥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黃景睿,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部主管陳岳鵬等出席活動。
李大宏:增進青少年認識祖國 主流媒體應盡之責
李大宏致辭時表示,秉持愛國愛港傳媒旗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始終將組織活動搭建平台、增進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識和了解,視為主流媒體應盡之責,自2011年起創辦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吸引全港青少年學生踴躍參與,今年參賽人數再創新高。
對於香港青少年學生通過參與「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等活動熟知國史、了解國情,可以獲得哪些收穫和啟示,李大宏分享了幾點看法:首先是增進理解認識「一國兩制」基本方略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其次是增進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和創造性;再次是增進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期待香港青年一代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精神,更系統和全面地了解民情、國情、世情,在推動『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放飛青春之夢想,書寫無悔之人生。」
蔡若蓮:好好裝備自己 將理想和國家所需連繫起來
蔡若蓮表示,本屆大賽讓同學通過比賽更新國情知識,並深入了解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成就和「一帶一路」的成功經驗。她說,同學要為香港和國家建設貢獻力量,必須要從了解國情開始,明白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和定位,好好裝備自己,將個人夢想和國家需要連繫起來。為此教育局一直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包括今年起動開設小學人文科,亦會豐富價值觀教育課程等,「要傳承愛國精神,今日的大賽是一個開始,未來希望同學保持對國情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努力成為既有本領又有承擔,既有視野又有情懷的棟樑之才。」
胡健民指,是次大賽讓師生有機會回顧改革開放的崢嶸歲月,並展望「一帶一路」的新征程,「我相信這個比賽一定能夠加深香港青年,對國家政制、法律、文化、地理、歷史等方面的認識」,幫助香港新一代厚植家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
梁宏正強調,學習並掌握國情知識,不但是學生個人成長需要,更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礎,民青局會持續開展各項青年內地和國際交流及實習計劃,讓青年親身感受祖國的文化歷史內涵和高速發展。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由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擔任支持機構,由香港賽馬會擔任戰略合作夥伴。
了解國家發展 讀懂「一帶一路」
小學組個人賽冠軍由英華小學小五學生區恩龍獲得,「我本身都好想增長一下對國情的認識,所以好榮幸能夠參加今次比賽,更高興能夠獲得冠軍。」恩龍分享說,是次比賽題庫有126版,每版平均約有6題,因此花了大約3個月時間做準備,笑言「問題數量好多,但我本身記性都不錯!」他又表示,題庫當中出現很多「一帶一路」相關知識,「其實我原本也不是太認識,例如『一帶』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則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覺得參加今次比賽,令我經常會有『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不論是對「一帶一路」還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五周年,都有了初步了解。
「無論是現在的常識科,還是日後升中的中史科,我相信都有機會用得着今次比賽得來的知識」,恩龍笑言自己很喜歡讀常識科,參賽之後也提高了自己學習國情的興趣。
小學組團體賽冠軍得主是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的麥嘉軒、葉希敏、宋婷婷。六年級的麥嘉軒表示,一向對中國歷史感興趣,於是參加今次比賽,「如果只有一個人準備,也許就很困難,但我們有三個人分工合作,就相對容易一點。」他認為透過今次比賽,讓他了解更多中國歷史和文化知識,獲益良多。
厚植家國情懷 理科生自修中史奪魁
今屆國情知識大賽中學個人組冠軍由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中五學生黃泓智獲得,「我其實讀理科為主,但本身對於國家歷史都很感興趣,於是希望透過參賽,增長一下國家歷史文化的知識。」泓智在頒獎禮後與記者分享自己閒時會利用課餘時間讀中史,「包括一些歷史課外書,又或是歷史漫畫等等,用比較有趣味的方式增進自己對歷史的認知……當中尤其對隋唐時代感興趣,因為那是個相當繁榮昌盛的時代。」
冀未來實踐「行萬里路」學習
對於今屆比賽題目,泓智笑言當中有很多粵港澳大灣區小知識,印象很深,「例如大灣區有着哪些城市,每個城市的特色、有着什麼角色和作用等等,每處都有很多資訊。」他又分享,自己今學年即將迎來公民科內地考察,相信今次國情賽學得的知識將可應用至相關的學習內容,「甚至稍後到內地考察,會否有機會看看題庫中提及的一些內地創新中心、青年創業基地等等呢。假如可以去到,就真正實踐『行萬里路』的學習方式了。」
中學組團體賽得主為聖言中學的阮卓峰、李焯熹、吳子朗。阮卓峰分享母親是一位專修中國歷史的小學老師,從小受到她的教導,因此亦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感興趣。「今次比賽我和隊員們分工準備,我主要是負責成語、詩詞和中國歷史的部分」,他笑言有些人也許覺得中國文學「好悶」,但只要用心發掘,裏面其實充滿趣味,「古文是包含了中國古代人的智慧,以及他們的畢生所學,所以研讀它們是很有趣的事。」
卓峰還特別為了今次比賽,研究不同時期的曲詞改變,形容過程間獲益良多,「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我都會向媽媽請教。媽媽教到我一些新知識,她都很開心,而且我們都花多了時間一起研究」,形容是個不錯的親子時光。
熱愛中華文化 港大生包辦兩項冠軍
今屆比賽的大學組個人賽得主是來自香港大學主修金融與歷史、副修政治的葉保亨,他同時是大學組團體賽冠軍成員之一。「我本身對歷史和政治都很感興趣,但最初就入讀了商科,之後為了延續這份興趣,於是大二時候就讀了一些歷史和政治的課程。」為進一步鞏固所學,葉保亨今年是第二次參加「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頒獎典禮」,之前已經取得團體賽冠軍、個人賽亞軍的優異成績,而今年更進一步,包辦兩賽冠軍。
「身為一個香港青年、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學習國情、了解國家是我們的責任。」葉保亨表示,中國國情涵蓋歷史、文化、文學、地理、法制、外交、經濟及科技發展成就等範疇,學習國情可以了解到祖先五千多年來積累而成的文化結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中堅定文化自信。
有助未來投入大灣區建設
他又分享說,自己從小對中國歷史有濃厚興趣,其實都是緣於小時候看歷史劇,被裏面的中國文化和歷史元素吸引。另外,他也對了解國家近年在經濟以至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很感興趣,認為國家發展一日千里,網絡以至高鐵速度愈來愈快,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更為香港青年提供大量發展機遇,既有創科,也有文創,相信只要青年人多了解國情,便能有助未來投入大灣區建設,讓個人與國家發展做到互利共贏。
「學習國情其實不一定要死讀書,親身體驗融入生活或許更加有效。親身學習國畫、圍棋、茶藝以至試穿漢服及國潮服飾,往往能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刻的體會。」葉保亨說,參加國情賽更是其中一種學習國情的好方法,「始終個人學習,總會有些部分學得沒那麼深入,但透過準備比賽,從中留意到一些本身較少為意,但也很有趣的題目,將來有機會亦希望鑽研更多。」
(來源:大公報A5:要聞 2023/12/0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