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長江行動福建行 | 從「保下來」到「活起來」 千年巷陌更光彩

7月4日,「2024范長江行動福建行」的香港傳媒學子走進福州三坊七巷,參觀林覺民故居。(大公報實習記者 邱子斌 攝)

「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築、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考察,聽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護修復等情況介紹後說。言者懇摯,聽者動容。

(大公報實習記者 周世駿、邱子斌、盛宇晨、馮一笑 福州報道)福建福州城有着2200多年歷史,三坊七巷就位於這座古城的中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是福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閩都文化的「根」與「魂」。不過,這片人傑地靈的寶地,曾經面臨被破壞的風險,但最終被保留下來了。從「保下來」到「活起來」,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街區煥發愈加奪目的時代光彩。7月4日,「2024范長江行動福建行」的香港傳媒學子們走進三坊七巷,了解這片古老街區的保育修復,以及在新時代重煥光彩的故事。

踏着青石板路,港生開啟了探尋名人生活軌跡之旅。坐落於三坊七巷北隅的是冰心故居。「冰心作為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留下了不少著作,我們有幸能在她的故居中看見她的初稿,很是高興。」有港生表示。

一片三坊七巷 半部中國近代史

林覺民正好是冰心家的前任屋主。作為革命家,林覺民雖深愛着妻子,卻不得不拋下她,投身革命事業。「他遺下的《與妻訣別書》,字跡在後段漸漸變小,想留給妻子的話太多,一張單薄的紙難以承載,字裏行間流露着對妻子的深愛。」有港生感慨道。然而事與願違,命運沒有留給這對恩愛夫妻一個好結局,林覺民在黃花崗革命中壯烈犧牲。「雖然他在時代的洪流中消逝了,但他的故居、筆跡留存了下來。他為革命事業犧牲、堅毅不屈的精神應傳承到每一代的中國人!」

據介紹,除了以上的名人外,三坊七巷還曾經走出了嚴復、林則徐、沈葆楨、林旭等一百多位對中國近代史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

眼前古樸雅緻的古老街巷,遊人穿梭如織,如今,三坊七巷不僅是福州市民的驕傲,也是外地遊客的熱門打卡地。然而,上世紀90年代,位於三坊七巷的林覺民故居面臨拆除。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得知後,馬上召開現場辦公會,當場決定保護下來、進行修繕,這片歷史悠久的文化寶地得以延續。行走在三坊七巷,穿越古今,學生們也更加感佩當年城市管理者的遠見和魄力。

穿梭在狹長的巷道中,學子們一路探尋歷史文化名人生活的痕跡(大公報實習記者 邱子斌 攝)

開發適度融合得當 保留歷史味道

福州市通過一系列修繕和保護措施,使這片歷史悠久的文化寶地煥發出新的生機。嚴復、陳季良等名人故居經過精心修繕後,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風格和歷史風貌,還增設了展示廳和紀念館,向市民和遊客生動展現這些歷史名人的生平和貢獻。與此同時,文旅消費業態也逐步融入三坊七巷。三坊七巷街區先後引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海上絲綢之路展覽館、傳統文化手藝柘榮剪紙、數字科技展示5G體驗館、國潮金魚館等業態。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的三坊七巷在保護修復下,成為展示閩都文化的亮麗名片。

而對於如何既滿足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現實需求,又保留街區歷史味道?來自香港的學子們也展開了思考和探討。暨南大學的港生劉秋樺認為:「相比一些其他熱門景點,它的商業化程度沒這麼嚴重,還是有保留福建建築的特色。商業化是文旅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可帶動周邊經濟。融合有好有壞,在於是否以保留當地特色為主,如何融合得當,自然能夠為古巷增添可玩度,同時又能傳承古建築文化。」

走進嚴復故居,學子們邊看展品邊瞭解這位「中國西學第一人」的一生(大公報實習記者 邱子斌 攝)

學子觀察:回望百年嚴復 期盼祖國統一

今年,是中國近代著名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嚴復誕辰170周年,香港傳媒學子走進三坊七巷,回望嚴復。

沿着南後街向南不遠,左轉即到郎官巷。在這條窄窄的小巷中,嚴復故居坐北朝南,百年前,嚴復在這裏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刻。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嚴復」二字的分量,他被譽為中國近代「西學第一人」,留學英倫、學貫中西,譯著啟智、傳道授業、辦報興學,譯作《天演論》,打開國人世界眼光。但很少人知道,他一生曾多次與台灣有過交集。他親自參加反侵台、反割台的鬥爭,對救亡圖存、挽救民族危機、實現祖國「大一統」,傾注了畢生心血。嚴復後裔也在台灣枝繁葉茂,一直致力推動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

一百多年前,為了保國保種,富國強民,嚴復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號召團結抗戰,合群保種,體現了他一貫的救亡圖存、富國強民的思想。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嚴復維護國家統一的精神,在我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還在發揮着跨世紀的影響。

「從三坊七巷走出的無數中國近現代史傑出人才中,嚴復是我心中最閃耀的明星。」邱子斌同學感觸頗深。「我們要繼承嚴復先生的精神。實現祖國統一,我輩都有責任!」有同學深情地說。\大公報實習記者張皖博、李銳敏

特 稿:穿越時空 感受林覺民大愛情懷

7月4日,「2024范長江行動福建行」的香港傳媒學子走進福州三坊七巷,領略中國近現代史風雲人物的浪漫與家國情懷。

在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學子們被林覺民與愛妻堅貞的愛情所震撼。《與妻訣別書》中的每一個字,如同穿越時空,將林覺民在為革命從容就義前給愛妻寫下訣別書的感人情景展現在眾人面前。「這份愛情,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大家彷彿能透過文字,看到林覺民與妻子在平凡日子中的相互扶持,以及在面對國家大義時的共同抉擇,這種超越個人情感的偉大,讓每個人都為之動容。」有學子感言。

隨後,學子們步入冰心的「紫藤書屋」,這裏曾是冰心祖父藏書與讀書的地方,也是她童年的「樂園」。冰心曾言,這個堆滿書籍的地方,是她心靈的避風港,每當有空閒,她便會鑽進去,如飢似渴地翻閱着每一本書籍。「在這裏,我們彷彿感受到冰心對知識的渴望,對文學的熱愛,以及那份在書海中自由翱翔的快樂。」大公報實習記者薛卓穎

學子手記:一棵「芒果王」 管窺生態觀

學子試吃剛從「芒果王」上成熟掉下的果實(大公報實習記者 邱子斌 攝)

在三坊七巷的衣錦坊,有一株被譽為「芒果王」的古樹,靜靜見證着福州三百年的風雨歷程。此次,學子們有幸在明媚的夏日,與這株古老芒果樹有了一次親密接觸。

據地方誌記載,這株芒果樹種植於清朝,至今已跨越了三個世紀。遊覽過程中,一名學子有幸品嘗了它的果實。「『芒果王』的果實不同於普通芒果,小小一個飽滿且富有光澤。果肉一入口,即化成甜潤的汁液,帶有獨特香氣和微微酸意,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這株珍貴的「芒果王」,從限制周邊建築到實施定期養護,確保了這株古樹的健康生長。同時,衣錦坊的居民也把保護「芒果王」視為己任,時常澆水、修剪,形成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三坊七巷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聞名遐邇,其間古樹掩映,枝繁葉茂。除了有300年歷史的「芒果王」,三坊七巷的二梅書屋還「藏着」一株約三百歲的荔枝。經過百年變遷,如今人們依然可尋到紅彤彤的荔枝果身影。三坊七巷內安民巷的鄢家花廳天井西側生長着一株百歲楊桃古樹,至今依然生機勃勃。

「芒果王」「荔枝王」、百歲楊桃樹,我們徜徉在古巷中,深切感受到人與自然和睦共處的美妙與幸福。\大公報實習記者董若石、劉秋樺

(來源:大公報A13:內地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