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常彧璠、黎慧怡、韓玉琼、練怡蘭、湯嘉平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全港的中小學生今年共同經歷了一場「停課不停學」的漫長疫假。疫假中的同學們,有各自的處境、思考與心路歷程:傅同學因升中面試取消而感到彷徨;柯同學因為要上Zoom網課而日日跟兄弟姐妹「爭書房」;林同學自小疾病纏身,面對疫情,令她從醫的信念更堅定,還有體驗過過關隔離的門同學……疫情之下,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家庭都有故事,他們透過文筆書寫對疫情、人生的思考,充滿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於《大公報》「漫長的疫假」徵文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冠、亞、季軍及優秀獎,徵文比賽的頒獎典禮已於上周六(24日)順利舉行。
在頒獎典禮當天,觀塘福建中學的中二學生林雨欣穿着一身橙粉色旗袍前來領獎。身形嬌小的她一頭清爽短髮,配上一身旗袍,饒有氣質。她的文章獲得初中組的優秀獎,她大方地與記者分享,說疫情期間真正體會到科技和醫療的重要性,加上長年受疾病折磨,因而希望日後成為醫生,像這次抗疫戰士醫護們一樣醫治病患。
雨欣說,疫情期間生活變化好大,尤其是停課期間,雖然上網課,「但始終隔住咗個mon,同人溝通都冇咁親切」。但疫情令她有所得益,她在漫長的疫假裏,刻苦鑽研自己的弱項──電腦。「從一竅不通到幾乎每次作業都是一百分,我覺得我這段時間沒有白費精力,感到無比高興。」
盼通關與內地親人團聚
喜歡科學的她談起自己的志願,堅定地表示希望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兒科醫生。原來,年紀輕輕的雨欣自出生便患有神經腫瘤,需要定期覆診和檢查,通常是突發性的,病發時不能走路。「我自己出世就有腦瘤同脊髓瘤,所以很想做兒科醫生,因為我也是兒童,兒童們更加需要耐性去醫治,他們日後會成為社會的頂樑柱,所以我想幫助兒童、醫治他們的疾病。」
以前從來不懂得怎麼保護自己的她,在疫情中意識到公共衞生的重要性,她的側背袋上掛着一支搓手液,為隨時消毒雙手做準備。這場疫戰亦令雨欣更加懂得學習的重要性。「以前未意識到醫護人員有多重要,覺得科技沒什麼作用,現在就覺得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學有所成的話就能像醫護人員一樣幫到人!」
雨欣也十分關注各國疫情的發展,她在文章中寫道:「經過這次(疫情)慘痛的教訓,我們是否要反思一下,今後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否要改變呢?各國領導人是否應反省一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一下人民的健康和公共衞生體系問題呢?」她盼望疫情盡快結束,內地和香港早日通關,一家人能回內地和親人們團聚。
笑稱一家四口爭用書房
在疫假中,同學們身邊發生了不少趣事,與家人相處時間增加,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來自聖馬可中學的柯鈺琳分享,他們一家四口長達半年長時間共同生活,宅在家中爭房用。她笑笑說:「爸爸媽媽都在家辦公,我和弟弟都要上Zoom網課,所以都爭住用書房,通常都是我和媽媽爭贏!」
有同學則從疫假中悟出與自己獨處的方法。獲得高中組亞軍的李穎彤,在不能出門的疫假中找到了安頓內心的方法,那便是閱讀。她偏愛汪曾祺的散文和小說,疫假期間時間充足,很快可以看完一篇小說,很有成就感。她說,大家都處於艱難時期,要找到方法安頓自己的心,一旦找到,就可以運用到很多境遇中。
獲送口罩 港人守望相助
就讀明愛馬鞍山中學中五的何泳琪說,疫情爆發時,很多學校活動都取消了,只能宅在家,感到很可惜。她說:「疫情剛開始時是農曆新年,自己生活會比較悠閒,悠閒了一段日子後覺得太空閒了,就憂慮學習進度不知如何是好。看到別人都在努力學習,自己覺得都不可浪費光陰,要開始努力讀書。」
泳琪觀察到,在疫情期間,有老人家很難買到口罩,商家又在炒賣,感到傷心。但另一方面,她又看到街坊守望相助,有很多慈善團體免費派口罩給有需要的人,「我家庭也收到很多好心人送的口罩,覺得香港人有守望相助的精神,非常可貴。」
盼通關 內地旅行解鄉愁
疫情之下封關令香港成為「孤島」,同學們除了無法返校、學習生活受到影響之外,亦無法自由地出外遊玩或回鄉探親。同學們希望疫情盡快好轉,盼望兩地盡早通關,能夠赴武漢這個於疫情中付出良多的城市遊覽。
升學目標北大清華
優才書院廖家翹同學經常與家人四處旅遊,如今不只疫下外遊成為美好願望,簡單到「北上唱K」都成為奢望,她只求疫情能夠盡快好轉,故鄉在江西九江的她一早計劃趁聖誕假回鄉與親人歡聚,如今卻無法確定能否成行。廖同學熱愛歷史與文學,於疫情期間嘗試撰寫文章,並於內地微信公眾號投稿。到手的第一筆稿費雖不豐厚,卻滿載對她的肯定,令她對自己文字能力充滿自信,她還向記者透露,希望將來可以到清華或北大升學。
今年升讀培僑書院中三級的門睿涵同學,曾於七月在京港兩地間走了一個來回,也經歷了加起來近一個月的隔離時間,令他感到無比鬱悶。他笑稱「每次隔離結束,走到外面都有種重見天日的感覺」。他說,疫下停課的觀察與網上搜索,令他更深入地了解香港這座城市;每日學做新菜式、自我規劃學習目標的「深居簡出模式」亦令他找尋到「生活的新意義」。門同學原本設定了「每個假期遊玩一個中國城市」的旅行計劃,無疑受到阻礙。
問及現時最想去玩的地方,門同學不假思索地說出了「武漢」二字。「今年初武漢封城,武漢人民自覺配合,他們對於疫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表示此刻最盼望的就是兩地盡早通關恢復往來,自己很想去武漢的街頭走一走,看看那裏的人和景,以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
想讀中醫弘揚傳統文化
現時就讀於福建中學(觀塘)的羅穎彤同樣有此想法,她希望能與家人一同到武漢旅遊,「因為武漢作為疫情爆發初期情況最嚴峻的城市,能犧牲小我、積極配合中央政府的防控舉措,成為中國第一個『零確診』,這種精神太令人感動」。她表示自己也很想觀賞武漢大學的櫻花,並品嘗當地的美食。問及未來打算,羅同學稱有意於內地升讀大學,希望可以修讀中醫學系。她指中醫作為傳統文化精髓,與西醫不同在於其善用草藥本身的藥用價值;又指自己「體質偏寒」,平時亦會看中醫調理身體,希望由己及人,去幫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