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劉毅、顏琨、劉旅程<文> 何嘉駿<圖>)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於昨日下午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頒獎典禮。今屆比賽共收到全港近260所中小學校逾3500幅學生參賽書法作品,共評出毛筆組及硬筆組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異獎共138幅作品,以及最踴躍參與學校獎,彰顯了香港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知。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參賽者亦是以書法作品表達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主題情懷。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政商界、教育界、文化藝術界以及各獲獎學校師生、家長等逾百位嘉賓出席頒獎典禮。主禮嘉賓包括: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執行總經理兼大公報副總編輯韓紀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李樂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及香港藝術)俞俏、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姜增和、香港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梁君度、香港蘭亭學會主席李錦賢、香港文化藝術推廣協會會長劉若儀、香港青年協進會主席楊諾軒、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盧亦群等。
收逾3500作品升75%
韓紀文在致辭時表示,「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已發展成為香港青少年學習、傳承、弘揚中華書法文化的重要平台,大賽旨在鼓勵香港青少年以筆法書寫家國情懷、以墨法傳承中華文化,提高文化藝術修養,培養書法審美情趣、陶冶情操、促進文化藝術全面發展。愈來愈多的香港青少年,願意主動投入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書香墨韻。綜觀大賽作品,有振奮民志的《少年中國說》、氣勢恢宏的《江山祖國聯》、韻味無窮的《佛遺教經》、胸襟豪邁的《沁園春·雪》等,同學們以書寫經典文學、摘錄現代散文、自作詩詞聯賦、抄寫黨史名言,為祖國獻上喜賀香港回歸25載的祝福。
韓紀文續指,今次參賽佳作中有三大亮點:第一,從作品內容看,參賽作品緊扣愛國愛港、風雨同舟、民族復興的主題,在一撇一捺間詮釋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深刻認知與認真學習;第二,從書寫形式看,參賽作品的書體涵蓋篆、隸、楷、行、草,五體皆備,作品內涵豐富,緊扣主題、形式多樣;第三,從作品數量看,由上屆2000件躍升到3500件,大幅遞增了近75%,感知到愈來愈多香港青少年的扎實臨帖基礎。
得獎作品公開展出
本次評審委員會由中國書協理事、廣東省書協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顏奕端,中國書協會員、廣東省書協副主席周漢標,中國書協會員、廣東省書協副秘書長李菲鴻,中國書協會員、廣東省書協理事陳廣權共四位專家組成,以及中國書協會員、廣東省書協理事黃品功擔任監委。
評委會專家秉持公平、公正、嚴格的評審規則,通過初步篩選、複評審議、交叉覆查、終評投票四項環節,對每一件作品從主題、用筆、結體、墨法、章法、意境、統一等標準,反覆研讀、嚴格把關,選出獲獎作品。
此外,主辦方還向公眾展出一眾獲獎學生的毛筆、硬筆書法作品。與此同時,昨日頒獎禮結束之後,參賽學生更踴躍參加筆會,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三位書法家林清樂、林樾、馬潤憲,與學生展開現場指導及交流。
熱愛是堅持的原動力
嘉賓心聲
吳志華:寄望港青推動書法藝術發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此次青少年書法大賽作品數量之多、水準之高,令人感動。特別是聽到獲獎學生的感言,表達能力也十分強,這令他對香港青少年充滿希望,期望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多給予青少年以鼓勵,推動香港書法藝術不斷往前發展。香港回歸祖國後,書法教育變得愈來愈重要。青少年練習書法不僅是了解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認識傳統文化的過程。
俞俏:喜見年輕人傳承書法文化
「即便現在進入了電子化時代,依然有很多年輕人將傳統文化視為瑰寶,這令我感到很欣慰。」香港藝術館館長(現代及香港藝術)俞俏說,中華文化有一種傳承的力量,希望青少年從傳統文化中,磨練個人意志以及對於藝術和美的感受力,這是中華文明可以傳承下去的力量。她還表示聽了學生的獲獎感言,感到十分驚喜,學生們年紀雖小,卻對書法文化有很深的了解。
梁君度:筆觸展現背後苦功
「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舉辦了六屆,香港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梁君度表示一屆比一屆好,他十分開心看到能有如此之多的香港青少年參與書法比賽。「參賽者雖是少年人,卻可感受到他們優秀的書法作品,以及體會到背後的努力練習。學習書法需要有恆心和信心,而書法比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奮進,也能提升寫書法的興趣,實在很有意義。」
今次參賽者規模勝過往年,也讓梁君度感受到如今學生、老師、家長在學習書法上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以及主辦方不遺餘力的貢獻之心。
劉若儀:書體多樣化有助認識歷史
香港文化藝術推廣協會會長劉若儀表示,今次比賽要比往年進一大步,書體多樣化,有助學生認識年代歷史,其中硬筆更涉及書論技巧的「書譜」。倘若往後比賽能先擬題目,讓學生從中了解國家,提升國民教育,亦無不可。她續說,還可以考慮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以增進青少年書法興趣,以及對中華文字的熱愛。
花絮:書法家親自指導握筆方法
「第六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昨日現場亦舉辦筆會,實現書法家與學生之間的近距離接觸。昨日頒獎禮剛完結,學生們便魚貫而入筆會現場,展開宣紙,研好筆墨,即席揮毫。來自中國書協香港分會的三位書法家林清樂、林樾、馬潤憲,則在一邊指導學子創作。
只見學生們紛紛在紙上寫下「同心慶回歸」「香港明天更美好」等字句,一撇一捺之間,很是認真。
三位書法家亦給予熱心指導,除卻得獎者之外,現場更有愛好書法的學生參加。大公報記者到訪筆會時,林樾正在指導一位熱愛寫書法的學生,縱然學生的書法技巧並不成熟,甚至還顯得稚嫩,但林樾悉心給予建議,他表示:「學習書法講究中正握筆,不偏不倚,不論運筆、執筆,寫出來的書法都要規整。面前這位學生,雖然只是處於學寫書法的初級階段,但願意參加書法活動,都是一件好事。」聽了林樾的指導,學生握筆姿勢已有極大改善。
硬筆組優異獎獲得者周曉瑩也在母親的陪同下,參與了筆會。問及其寫作感受時,周曉瑩表示,每當看到寫下了洋洋灑灑許多字,便覺得很有成就感。周媽媽也告訴記者,會鼓勵孩子多多參加類似的書法活動。
(來源:大公報A7-A10:文化跨頁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