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iosEwm.jpg
googlePlayEwm.png
androidEwm.png

2023范長江行動|港生賞烏鎮之韻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烏鎮夜景迷人。(大公報實習記者邱子斌攝)

(大公報實習記者 章嘉豪、戴清瑩、嚴鈺儀、馬見穎、王雲鵬、施宏咪)烏鎮在中國的眾多江南水鄉城市之中脫穎而出,而且名聲遠播海外。這座佔地面積並不大的小鎮,究竟有着怎樣的魅力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或許,只有真正走進烏鎮,才能體會到她的美麗,被她深深吸引、感動。8月2日晚,「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抵達烏鎮。此時,古鎮上的煙火氣尚未散盡,大街小巷燈火通明,主河道中也還有不少船隻來來往往,兩岸上行人三五成群,其中不少都穿着傳統漢服,親身體驗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直到晚上十點多,烏鎮才開始進入真正的夜晚。原本售賣着各類特色美食或是紀念品的商家,開始一個接一個地謝絕待客並關門,遊客們也陸陸續續地向出口走去,街道上安靜下來,只剩下少量入住在景區內酒店的住客還在街上欣賞着入夜的烏鎮。

典型的江南水鄉文化

悠悠河畔,兩位來自北京的小姑娘正欣賞倒影撲朔燦爛的河面。她們說:「感覺烏鎮和北京帶給人們的感覺完全不同,這兒的江南水鄉文化和飲食特色都很吸引我,古樸而悠閒。」

不論是建築還是人文,烏鎮都體現出一種優雅美好、引人入勝的意境。一位父親抱着手舉可愛紙傘的女兒,向她介紹河邊的柳樹以及白牆黑瓦建築。這位梁姓先生告訴記者:「趁着暑假和孩子從河南來到這兒,帶她了解祖國各地的文化。中原文化和水鄉文化不同,尤其是柔情似水的水鄉文化無比吸引着我們。」

「我認為烏鎮的清晨比晚上更凸顯出中國古風的建築特色。清晨的陽光照在黑瓦白牆上透出來的光,和早上獨有的薄霧融合在一起,顯現出真正的古鎮之美,所以我更喜歡烏鎮的清晨和日出,早上遊客也相對來說少一些,更容易讓我沉浸在古鎮的氛圍裏。」來自香港的遊客繪聲繪色地描繪她在鎮上一天的感受。

當地人喜見古鎮發展

白牆黑瓦,青石板路,在這座秀麗的水鄉,乘坐烏篷船遊覽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小船最多可坐八人,狹小而精巧。船夫朱師傅起初對於接受採訪顯得有些矜持,但隨着交流的深入,漸漸敞開心扉。一手拉着粗繩,一手把着船槳,他邊搖船邊訴說自己的故事。作為烏鎮的原住民,他笑着談及河道兩岸的木房子,以及烏鎮發展成旅遊景區的喜悅。他說:「多些遊客代表多些活力和生意,我們這些退休了的人也能找到工作,多賺點。」

朱師傅搖船時,和其他船夫熟絡地打招呼,手到擒來地將空瓶子遞給清潔船上的船夫。「搖船可不容易,很累」,他笑着說,「但也有新人願意學,這是好事。」

遊船體驗之後,再到鄰近的染坊學堂。學堂外的染布大曬場上,每一匹布在微風下飄揚,為整個烏鎮增添了畫意的色彩。染坊裏的工人是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初見時,他表情閃躲,不願接受訪問,稱自己「只會搗鼓這些破布,沒有用。」但慢慢地,他開始分享染布的每一個過程步驟,以及多年來的趣聞。他希望染布手藝可以傳承下去。他的聲音裏滲透出對傳統的熱愛與期盼。

扎實準備帶來安心體驗

烏鎮之所以帶給遊客如此精彩的體驗,一是因為其自身的文化底蘊,二是與烏鎮人密不可分。正是這些平凡而淳樸的人物,讓烏鎮的古色古香得以流傳和綻放。

當你吃着臭豆腐、喝着桂花釀,悠悠閒閒地坐在窗邊欣賞美景時,如果突然聽到急促的哨聲,看到店員慌慌忙忙提着滅火器就往外跑,不要慌張,那可能是烏鎮正在進行消防演練。

「剛剛那個是火災集訓,這是為教商家在發生火災時應該怎麼做。」「茅老太臭豆腐」的一名店員解釋道。她還特意強調:「我們必須在幾秒鐘之內趕到呢,要跑得老快了,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大家都要趕去救援。」

「除了消防安全,我們每個月還要檢查食品安全、環境衞生之類的,不定時、不定次數地檢查,所以我們這裏很乾淨很衞生。」她驕傲地告訴記者,「你們外地遊客來這裏玩得放心,吃得也放心,我們這裏培訓等各個方面都管得很嚴格,就是為了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假期。」

那麼,經常進行消防等演練會否對當地人生活造成困擾呢?針對記者的疑問,店員說:「作為土生土長的烏鎮人,我看着烏鎮從過去的小村莊發展成為如今的一座有名景點。現在雖然旅客多,熱鬧,也隨時有可能要進行消防演練等等,但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清靜。」她補充道,「烏鎮發展的是旅遊業,這邊的綠化做得很好,讓我平時的生活也多了一點盎然。」

穿上漢服遊古鎮

(大公報 實習記者 關卓琳)「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一首《江南》複刻出了夏日荷塘裏的景象──微風徐徐吹過,水面蕩漾出的波紋不知是魚兒在嬉戲,還是一塘蓮葉在低聲私語。這便是烏鎮的真實寫照。走進這座著名的江南古鎮,一眾香港學子得以見識到傳承千年的古韻之美。

在烏鎮時常看到身着漢服的遊客。(大公報實習記者施宏咪攝)

古鎮的夜晚是極美的,河道兩岸的紅燈籠倒映在水中,一葉扁舟晃晃悠悠搖過,撞碎了水裏的倒影,紅色的光影零零散散鋪開,像極了天上的星子掉進了河裏。而使江南聞名於世的,除了美景,自然少不了才子佳人,烏鎮也不例外。

這次前來浙江的學子團隊裏,就有一位佳人。當問起為何決定在炎炎夏日穿着厚重繁瑣的漢服來遊覽烏鎮時,來自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的嚴鈺儀理了理黏在脖頸上的髮絲,輕鬆地說:「這其實是我的漢服初體驗。穿漢服可以讓我更加能夠融入這樣一個充滿江南韻味、風土人情的環境。我想將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現給烏鎮,留下珍貴的照片和回憶。」

「而且這並不繁瑣,我認為漢服其實是在我想穿、想以這樣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文化時,就可以穿。」在說到自己對漢服、對中國文化的喜愛時,她的眼裏閃爍着細碎的光亮,「我特別特別高興和滿足,因為穿漢服,很多人都會來欣賞,所以我也會很開心,因為我真的能感受到大家很喜歡這種中國傳統文化。」

「對展品有直觀感受比看懂更重要」

(大公報 實習記者 張皖博)木心美術館坐落於木心的故鄉烏鎮,於2015年11月正式開館,致力於紀念和展示集畫家、文學家、詩人於一身的木心畢生心血與美學遺產。隨着美術館在社交平台流量的增加,爭議也隨之而至:有人詬病館內燈光昏暗,展品解說字很小,看不清楚;但也有人力挺,更直言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木心美術館。

木心美術館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打卡。(大公報實習記者施宏咪攝)

8月3日上午,「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來到木心美術館進行參觀。

「我真的有用心在聽講解員的解說,但這個館我真的沒看懂。」學子溫子睿感慨道。藝術作品「不易懂」,這確實是很多人從展館裏走出來的第一感受。

「為什麼一定要看懂」,「我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比我要懂可能更重要。」當被問及看不懂展品怎麼辦時,木心美術館策展人周雨行如是說道。

「這個館在設計時也是(陳丹青)館長親力親為的,我們沒有設置像其他館那麼大的標識,想突出的不是展品下方的解說詞,而是這個展品本身。觀眾會對這個展品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比看懂可能更重要。」周雨行表示,「我們更喜歡激發觀眾對展館以及作品的興趣,可以在逛完木心美術館後看(木心)先生的書,了解他的生平,這個過程可能比在博物館單純地接受知識更重要。」

記者手記|當竹編遇上現代藝術

(大公報 實習記者 關卓琳、汪若水)初入陳莊村,村口就是一個由竹子搭建而成的「門」,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質樸古韻。聽介紹人講,在舊時陳莊村的人們是按戶分配製造竹編產品的,東家造竹篩,西家編竹簸,一切傢具,皆以竹為之。

錢鑫明師傅正在編織作品。(大公報實習記者邱子斌攝)

在走過村門後,我們右拐進了一個小巷道,正對巷道的是一個大開門的院落。這便是錢利淮師傅工作的地方。錢師傅是烏鎮的國家非遺傳承人,他的作品曾在許多國際藝術展上展出。

並不寬敞的院裏,只在斜對角有一個造型奇特的裝置立着,乍一看形似根雕,有一種不規則的形態,待再細看時,又發現構成這物件的竟是一根根竹篾條。稍粗一些的篾條互相穿插在一起,再由細但堅韌的一根竹篾條固定,粗中有細,構成的網洞每個大小、形狀皆一致,這一種將規則容納進不規則的表達形態,竟讓人生出了海納百川、萬物相融的感覺。

院裏只有兩間屋,介紹人帶我們進入了右邊的屋子。屋子裏只有四個人,其中一位正在編着作品的正是錢利淮師傅的父親錢鑫明。錢師傅正在製作一件以太湖石為靈感的竹編藝術品裝置,這件裝置即將搭飛機前往英國展覽。錢師傅告訴我們,這裏每一件竹編藝術品都經過精心設計和製作,將傳統的竹編工藝與現代藝術元素充分結合,使作品兼具時尚感和藝術氣息,從而更好地幫助烏鎮竹編與國際時尚大牌合作,助力烏鎮竹編走向國際,讓更多人欣賞甚至感興趣學習竹編藝術。

(來源:大公報A16:內地 2023/08/1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