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大公文匯網
iosEwm.jpg
googlePlayEwm.png
androidEwm.png

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之7 |「她力量」助力藝術再造鄉村

香港傳媒學子了解葛家村概況。大公報實習記者馬見穎攝

(大公報實習記者 陳鈺沂、殷悅、章嘉豪、朱洵可、馮藹怡、馬見穎、王雲鵬、關卓琳、呂文昡)「鄉村」「女性」,這兩個標籤結合在一起,或許仍給人落後、柔弱的刻板印象。然而,在如今的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的葛家村,「鄉村女性」正展現出堅定的覺醒力量。通過藝術振興的葛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藝術村、網紅村,不但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也讓村裏的女性獲得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機會,內心被藝術喚醒,幫助她們大展所長,成為支撐農村經濟建設的半邊天,為鄉村振興提供極大的助力。

鄉村女性在面臨教育、就業、晉升等各方面壓力的同時,在家庭和社會中也承擔着更多的責任。照顧家庭,照料子女和老人,使她們無法充分利用時間和精力來發展自我、規劃職業。

藝術激活內生動力

葛桂仙從前是葛家村的村婦女主任,拿着不高的工資,像其他婦女一樣,過着平凡的日子。2019年,寧海縣推動「藝術振興鄉村」計劃,邀請內地高校藝術專業的師生走進鄉村,嘗試用藝術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的副教授叢志強看中了有着1200年歷史的葛家村。村子621戶,1626人,村民主要以山上的毛竹為生,收入屬當地中等水平。從當年4月開始,叢志強帶着學生們開始了葛家村的改造實驗:建造公園、美化庭院、淨化道路等,與此同時,村民們的奇思妙想也漸漸被激發出來。

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喚醒了葛桂仙內心的休眠種子。「我不想讓大家覺得農村的婦女是沒有文化、沒有知識的。」葛桂仙和三四名志同道合的婦女在自家空房內開起了一間以婦女兒童為主體的非營利畫院。

「我們農村婦女本來聚在一起就是打麻將或者織毛衣什麼的,有這個畫室後大家可以過來活動,讓自己能有一技之長,更可以帶上家裏的孩子,培育他們未來的發展,你有什麼拿手的東西也可以到這裏一起分享。」葛桂仙自豪地說道。

畫室裏的數張桌子、椅子、顏料、畫框成就了種子萌芽的空間,學生在下課後會跟隨家人來到畫室大展身手,婦女之間也會互相交流自己學會的剪紙圖案,切磋中再慢慢練習,畫得好的,就掛在畫室的牆壁上。

婦女辦家庭藝術館

葉仙絨的仙絨美術館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她和家人各有所長─館長葉仙絨擅長「畫餅」,她可以將浙江特產山粉烙餅做得色香味俱全;丈夫則擅長木雕製作,其中最讓記者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將近三米長的大毛筆。而那些遍布全家的字帖作品則來自葉仙絨的兒子、孫子和外甥的創作,原本只有她兒子一人擅長,但由於從小受到薰陶,孫子和外甥也都愛上了書法,家中擺滿了他們各個年齡段的作品,從中可以見證孩童們的成長。葉仙絨的女兒則負責全家的整體布局,還製作了不少精美的布娃娃,她曾經學習過設計,因此將整個仙絨美術館的展品擺放得井井有條,優化了遊客在觀賞時的體驗感受。

採訪中,每當提及兒女或孫子時,葉仙絨的言談和神情都充滿了自豪,她以自身為例,證明了即便是一位不識字的農村傳統婦女,只要有想法,也可以成為美術館館長。

咖啡+「刨木花」手工體驗

在葛家村的共富工坊,記者見到一位正在直播木刨花工藝品製作的年輕女子。她是返鄉創業代表之一章優麗。

「我是嫁到這邊的,原先在寧海縣幹美容行業,去年這邊舉辦了『村寶創業』活動,我就在這裏開了一家咖啡店。平時會遇到很多遊客團隊過來,我就想着自己做一些小工藝品,也會開展手工研學活動,來增加一些收入。我也希望能把自身的手工技藝和飲品製作結合起來,給遊客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身為「木花觀雲」的主理人,章優麗不緊不慢地向記者講解道。

可見,女性也同樣可以通過返鄉創業,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創新,為家鄉帶來繁榮和發展。章優麗希望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更多的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女性,勇敢地回到家鄉,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潛力,為鄉鎮振興貢獻力量。

強蛟鎮下漁村講解員介紹村中歷史發展。大公報實習記者施宏咪攝

下漁村轉型 打造特色旅遊

位於寧海縣強蛟鎮的下漁村,過去一直以漁業為主,隨着年輕勞動力的外散,一度面臨漁業萎縮和土地有限的困境。近年來,透過村民們的努力,成功地將村莊有限的資源運用於旅遊業的發展。

下漁村第一書記應劉意向記者透露,過去由於漁業工作的風險性與收入的不穩定性,許多年輕人放棄成為漁民,選擇離鄉背井,下漁村的漁業面臨嚴重的衰退。加之村莊範圍有限,土地不足以滿足企業進駐,也限制了下漁村的發展空間。

然而,當村民們得知村子需要轉型發展時,他們慷慨地自願無償釋出閒置土地,為旅遊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下漁村黨支部書記薛瑞岳表示,這些土地大部分來自已經外遷的村民,現在許多地方都結合漁文化進行創新轉型,成為村內獨特的創意景點。

在「魚滿倉」創意展示牆前,薛瑞岳介紹說:「這裏掛着40件人工雕刻的海洋生物模型,它們懸掛在舊船板架設的漁網之上,蘊含着許多村民的童年回憶,寓意着豐收的祝願和滿載而歸的盼望。」

除此之外,村民們還巧妙地利用編織漁網的技術,建起編織工作室。駐村藝術家尤婷婷指導村民進行漁網、帆布包等編織工藝品的製作,並在市集上進行販售。尤婷婷向記者介紹道:「我們每周都會帶領這些參與編織的阿姨們出去擺攤,她們也會擔任團隊建設的編織助教。」香港傳媒學子一行中的施宏咪購買了工作室村民製作的一個香包掛飾,她認為:「這個工藝品的編織極其細膩,裏面更包含了十幾種香料。」另外,工作室還開發了研學遊活動,吸引眾多青少年來到漁村參觀並在工作室中進行編織學習。

經過這一連串努力,下漁村成功「逆天改命」,如今村子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到來。應劉意表示:「下漁村的海濱大道夜市常常人潮洶湧,已經成為周邊網紅必打卡點之一。」

「目標是全村一起發展」

當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與他的團隊2019年4月初次來到葛家村,見到當年村莊環境後,便與當地村幹部決定:通過藝術來帶動村子的發展,走藝術振興鄉村的道路。然而這條路一開始並不好走。

「他們(村民)說我是騙子。」當叢教授說到此處,略顯無奈。「搞藝術有用嗎?這玩意兒賺錢嗎?這是村民們心中最大的疑問。」

葛家村的村民小院。大公報實習記者施宏咪攝

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慮,村幹部率先將自己的院子進行了藝術大改造。庭院煥然一新,「大家坐在桂花樹下,一起喝茶、談天,覺得這(改造)挺有意思,原來這就是藝術,而且(發現)這些我也會啊。」

隨着藝術融入村民的生活,逐漸湧現出了一些代表人物,比如,70多歲的村民葛德土。如今他的「德土公公家的七彩貝殼院」可謂村裏的一道風景線。這座由村中最為普通的房子打造而來的院落,擺滿了各種貝殼製成的精美藝術品。據葛家村幹部羅瓊介紹,「葛德土是當初第一個叫叢教授為騙子的人,也是最初強烈反對藝術振興鄉村的那批人,如今卻是最積極參與的。他把收集來的貝殼洗乾淨,再與自己建造的流水裝置相結合,也就有了專屬的『藝術品』。」藝術為葛德土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也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可觀收入。

然而,與「德土公公家的七彩貝殼院」相鄰的卻是一間頗為簡陋的水泥民房。帶着好奇,記者走進一探究竟。院裏的兩位老人說:「村裏建設了三四年,我們的生活沒有多少明顯變化。」對此,同行的村幹部表示,這兩位老人家其實都有木雕手藝,但是在看到同村人富起來了之後才跟着加入,起步比較晚,所以生活改變也就不會那麼快見效,「我們的目標是全村一起發展,而不是只發展個人,所以在不久的未來,村民間的相互幫助只會越來越多。」

翻新改造 閒置老屋煥發活力

鄉村是一個讓人記住回憶的地方,因為它承載着「鄉愁」。在浙江省寧波市,80後企業家葛品高利用閒置的老屋,開設了一家名為「仙人掌」的酒吧,成為葛家村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示範。

葛品高和絕大部分村民一樣,一開始並不相信叢志強教授的那套「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直到他親眼目睹了村子的發展變化。他說:「能賺則賺,不賺也行,反正酒吧裏的物件都是廢物利用。我只想保存我的一些童年回憶。有了酒吧,那些常年在外的年輕人回到老家,能一起坐坐聚聚也挺好。」

仙人掌酒吧負責人葛品高與香港傳媒學子分享創業經歷。大公報實習記者馬見穎攝

這家酒吧不僅成為葛品高回鄉時與家人朋友放鬆相聚的地方,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不過令他驚奇的是,「周圍村子的老年人甚至也會過來瞧一瞧。」目前,二樓的一處50多平方米空間也被改造成了鄉間公共圖書館,使得這家酒吧又多了一種留人方式。

葛品高的酒吧成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不僅保留了他童年的記憶,還融入了母親對他的愛。門楣上的一排仙人掌,正是葛品高媽媽在他童年時期特意栽種的,希望他能像仙人掌一樣,獨立頑強。現如今,葛品高將這家酒吧交給自己的孩子打理。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從經營這間祖宅酒吧中獲得或多或少的美好感受。

葛品高自掏腰包翻新改造老房子,以仙人掌酒吧為引領,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村民自發改造自家老宅的熱情。他說:「鄉愁不僅能在農村老房子的改造中得以保留,更能在藝術引領下煥發出新的活力與魅力。」

(來源:大公報A10:內地 2023/08/14)

評論